首页 > 武汉市 >
武汉市
武汉市 详细介绍

  武汉,简称汉,别称 江城,是 湖北省省会, 中部六省唯一的 副省级市和 特大城市,中国 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,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、科教基地和 综合交通枢纽,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机关驻地。2018年,全市下辖13个区,总面积8569.15平方千米,常住人口1108.1万人,地区生产总值1.48万亿元。

  武汉地处 江汉平原东部、长江中游,世界第三大河 长江及其最大支流 汉江在城中交汇,形成 武汉三镇( 武昌、 汉口、 汉阳)隔江鼎立的格局,市内江河纵横、湖港交织,水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四分之一。作为中国经济地理中心,武汉素有“ 九省通衢”之称,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和长江中游航运中心,其高铁网辐射大半个中国,是 华中地区唯一可直航全球五大洲的城市。

  武汉是 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、 中部崛起战略支点、 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,也是全国三大智力密集区之一, 中国光谷致力打造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中心。根据 国家发改委复函要求,武汉正加快建成以全国经济中心、高水平科技创新中心、商贸物流中心和 国际交往中心四大功能为支撑的 国家中心城市。

  武汉是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、 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,境内 盘龙城遗址有3500年历史。 春秋战国以来,武汉一直是中国南方的军事和商业重镇,明清时期成为楚中第一繁盛处、 天下四聚之一。清末汉口开埠和 洋务运动开启了武汉现代化进程,使其成为近代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,被誉为“ 东方芝加哥”。武汉是 辛亥革命首义之地,近代史上数度成为全国政治、军事、文化中心。

  武汉地区考古发现的历史可以上溯到距今8000年-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、中期 ,其考古发现有 东湖放鹰台遗址的含有稻壳的红烧土、石斧、石锛以及鱼叉。市郊黄陂境内的张西湾古城遗址为4300年前古人类生活的重要遗存。 盘龙城遗址是距今约3500年前的 商朝方国宫城。 春秋战国时期,武汉属 楚国管辖。

  武汉地方建制始于 西汉,为 江夏郡沙羡县地。东汉末年,在今汉阳先后兴建 却月城和鲁山城,在今武昌 蛇山兴建 夏口城。时 荆州牧刘表派 黄祖为江夏太守,将郡治设在位于今汉阳龟山的“却月城”中,“却月城”遂成为武汉市区内已知的最早城堡。吴黄武二年(223年),东吴 孙权在武昌蛇山修筑夏口城,同时在城内的黄鹄矶上修筑瞭望塔,取名 黄鹤楼。南朝时,夏口扩建为 郢州,成为郢州的治所。

  隋朝置江夏县和 汉阳县,分别以 武昌、 汉阳为治所。唐时江夏(武昌)和汉阳分别升为 鄂州和 沔州的州治,成为长江沿岸的商业重镇。江城之称亦始于隋唐。唐朝诗人 李白曾在此写下“ 黄鹤楼中吹玉笛,江城五月落梅花”,因此武汉自古又称江城。此后经宋以迄明、清,均为历代州府治所。

  两宋时武昌属鄂州,汉阳、汉口属汉阳军。南宋抗金将领 岳飞驻防鄂州(今武昌)八年,在此兴师北伐。元世祖至元十八年(1281年),武昌成为 湖广行省的省治,这是武汉第一次成为一级行政单位(相当于现代的省一级)的治所。

  明代,朱元璋第六子 朱桢被分封到武昌做楚王。由于成化年间汉水改道从龟山以北汇入长江,到嘉靖年间在汉水新河道北岸(凹岸)形成新兴的 汉口镇,奠定了 武汉三镇的地理基础。明末清初,汉口与北京、苏州、佛山并称“ 天下四聚”,又与朱仙镇、景德镇、佛山镇同称天下“ 四大名镇”,成为“楚中第一繁盛处”,为全国性水陆交通枢纽,享有“ 九省通衢”的美誉。

  清 咸丰八年(1858年),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条约《 天津条约》,汉口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。咸丰十一年(1861年)3月,汉口正式开埠。老汉口镇的下游沿长江先后开辟了 汉口英租界、 汉口德租界、 汉口俄租界、 汉口法租界和 汉口日租界五国租界,这些租界独立于中国政府管辖之外,在界内分别设置工部局、巡捕房、领事法院(庭)等迥异于中国政治体制的管理机构。光绪二十五年(1899年),分汉水以北地置 夏口厅,治所即今汉口。至此,汉口与汉阳城区、武昌城区统称“三镇”。宣统三年(1911年)10月10日, 辛亥革命首义于武昌,宣布脱离清朝,成立 中华民国,建立 中华民国军政府,武汉成为革命中心。

版权所有:武汉都市妇产医院

服务热线:4008782029

医院地址:武汉市江汉区青年路